文章
  • 文章
搜索
课堂聚焦
探寻多维路径,化解“难文”难点——例谈统编教材革命传统类课文教学

统编教材把“立德树人”作为教材编写的核心理念,重视革命传统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曾三次提到“革命传统”。“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即体现或描写“中国革命志士和人民群众为实现民族解放、振兴作出的行为,表现出的精神和品格”的课文,包括革命志士和英雄自己所写的作品。此类课文除要承担语文教学的任务,还肩负着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也是老师们心中公认难啃的“硬骨头”。


一、基于教材特点,凸显“难文”价值


1.抚今追昔,铭记中传承家国情怀。革命传统题材类作品“以文学艺术特有的形式,铭记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因其诞生的历史背景,课文中渗透着“国家”“民族”“时代”等元素,聚焦“小我”弘扬“大我”,引导学生在火热的战争中读懂先驱者的操守与无畏。这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相契合。


2.历久弥新,守正中弘扬时代精神。从数量上来说,比对人教版教材,统编版教科书选编了40余篇革命传统题材类作品,占课文总数1/10。数量上不减反增,重要程度可见一斑;从类型上来说,在单元主题呼应下,中高段教材还编入数量不少的阅读链接,日积月累,综合性实践活动,与课文形成互文阅读,丰富了作品类型的多样性;从内容上来说,教材除了选编革命岁月中的的人和事,还增加了当代科技迅速发展下,新时代呼唤的革命精神,如《千年梦圆在今朝》。作品从思想涤荡的年代走来,又融于当今时代。


 二、立足学教起点,直面“难文”困境


1.认知隔阂——缺乏体验难激趣。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所描述的时代与学生相距甚远。从创作背景上来说,此类课文大多创作于 40-60 年代,那时内忧外患,频生战火,人民食难果腹,与现在的和平年代截然不同。这种距离使学生与课文之间产生难以跨越的横沟;从课文内容上来说,课文中所讲述的事物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大相径庭。


2.情感疏离——品悟内涵难深入。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中不少情节与人物行为不符合学生现有的心理逻辑。


3.篇幅分散——教学资源难归整。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围绕主题单元,层级分布,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此类题材的文本资源分散在各册之中。


 三、探寻多维路径,化解“难文”难点


(一)隔阂到理解——搭设认知桥梁


认知隔阂,必然会影响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使课堂学习游离表面, 无法深入。因此,在教学时,借已有旧知、现有插图、补给史料三种方法适时搭建认知桥梁,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1.联旧文,唤醒已有经验。知识体系的建构不是单篇文章的学习就能达成,而需时时积累,才能回读有新。与旧文联结,用旧知带出新知,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也帮助他们完善建构对这一类文章的认知。我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联系以往教材,发现学生已接触过不少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如一年级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二年级的《朱德的扁担》等等。借由一张红色革命根据地地图串起以往学过的文章片段,在前行中回望,在回望中提升。


2.用插图,还原历史场景。插图是统编教材中鲜活灵动的教学资源。它将抽象的文字通过学生能意会感同的形式呈现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知。以图为“景”可以认识事物, 以图为“径”可以释词明意,以图为“境”,可以营造氛围。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斩钉截铁”“满腔怒火”等充满感情色彩的词语存在体会障碍,而课文的插图恰好呈现了当年五位壮士的表情动作的插图,于是我巧妙改造插图,将感情融入其中。学生有了生动具体、真实可感的情境作为参照,体会迎难而解。


3.查史料,铺垫学习起点。为了弥补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在学生生活、思想、情感上的缺失,背景资料的介入显得至关重要。翔实的史料奠定了学生语言文字品味之基,成为此类课文的学习起点。  


(二)疏离到浸润——关注品读感悟


“革命传统教育”激荡着强烈的情感,扬起鲜明的价值旗帜。教学时,我通过情感铺路,设计了层层递进的品读活动,带领学生直面文本语言文字,以“情”促“知”,以“情”促“感”。


 1.抓语言特色,品“红色”意趣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的语言颇具特色。写人叙事类,如《狼牙山五壮士》,其中的故事跌宕起伏,人物个性鲜明。教师需抓住此类文本语言的特点,引导学生品味情节,揣摩人物的“豪言壮行”。


2.拣陌生表达,品“红色”意象。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中常常隐藏着一些陌生化的词语,带给学生“陌生化” 的体验,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到这些语词,带领学生去发现文字背后的意蕴空间。例如《七律·长征》中的“暖”和“寒”指的并非身体的暖寒,而是心情的喜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碰壁”“四周黑洞洞”则暗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在《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中,发现“宝塔山”“老牛破车”这两个意象,学生很难理解,笔者化“难”为“简”,设计了如下多选题:


(三)分散到统整——盘活教学资源


  在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教学中,可以将课文作为一个起点,通过整合多方面资源,使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起来,将阅读延伸至更广阔的世界。  


1.整合文本资源,增链学习内容。 “链”教材内部资源。教师可以将课文与教材内其他革命传统题材类作品(课文、成语、名言等)通过语文要素或情感主线链接在一起,推动课文理解和感悟。“增”教材外部资源。聚焦同一主题、单元目标或课文特点增设选文,形成联动阅读,结构化阅读。


2.整合媒体资源,联系时事新闻。“家事国事天下事当事事关心”,适当运用媒体资源,联系时事不仅能调节课堂氛围,还能启发学生把见闻、想法融入文本中进行再解读,增强社会责任感。


3.整合乡土资源,实地调查体验。


(四)割裂到融合——实现文道统一

教学时,从教材编排角度出发,寻找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的契合点,既借语文要素的训练,感悟“革命传统教育”的人文主题, 又借“革命传统教育”人文主题的熏陶,助推语文要素的落实,实现文道统一。


1.依托“两题”,使“双线缺失”走向“双线兼备”。 统编教科书在革命传统题材课文编排中,通过阅读提示、课后题、作业本提供本单元“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学习路径相统一的学习内容,分解了学习要点。只要依托“两题”,梳理出本课需落实的“双线”核心任务,充分发挥其导学导教功能,便能避免双线缺失。


2.设计活动,使“双线分离”走向“双线融合”。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因其特殊性,即便有“双线”意识,也容易走入先要素训练,后空洞说教的误区。因此,要有意识地设计“双线融合”的学习活动,促进“人文”和“语用”相辅相成。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补充资料:新闻报道、百度百科、时间轴,还有歌曲《南泥湾》的创作背景。学生在“红色研学”的情境激趣下,既尝试运用“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的阅读方法把握历史事件,同时也逐步感悟事件背后的革命精神内涵。


3.贯通古今,使“双线失衡”走向“双线并重”。 统编教材,不管是单元学习要求,还是课文教学目标,与人教版相比看似都淡化了情感态度相关内容的直接表述。这很容易使教师产生“要素训练”重于“人文主题”的想法,教师需有意识地将课文向生活延伸,把革命精神与学生生活相勾连,丰富精神内涵,延续时代意义,衍生“红色”价值,让传统之光照进现实。笔者在教学最后,引导学生展开如下研讨思辨活动:


总而言之,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虽在认知、情感上离学生较远,但只要立足学教起点,充分搭设认知“桥梁”,关注品读感悟,处理好语言文字训练目标与思想教育目标的关系,处理好课内资源的落实与课外资源的延展。学生便能真正走进火热的革命年代,读懂伟人的博大情怀,学习英雄的伟大品格,使“语文素养”与“精神情感”同步增长。难文“浅” 教,难文“趣”教,化难为简。


image.png

seo seo